五月的晚風輕拂杏壇,濟寧一中教師發(fā)展中心燈火璀璨。5月25日晚7時許,一場以“青春接力守初心 立德樹人再啟航”為主題的超齡團員教師離團儀式暨青年教師座談會在此溫情舉辦。學校黨委書記、校長李敬東,黨委副書記、副校長李建,校長助理、教科研處主任李成順,團委書記郭金麗及全體28歲(含)以下青年教師共赴教育初心的傳承之約,以莊重的儀式致敬青春,以赤誠的初心共話育人使命。
活動在暖場視頻《青春》的流動光影中啟幕。主持人高巖老師以“左手是奔騰不息的青春長河,右手是沉淀智慧的歲月星輝”的詩意語言拉開帷幕。
國歌嘹亮啟新程 寄語殷殷潤心田
“起來!不愿做奴隸的人們……”當雄壯的國歌聲響徹會場,全體教師肅立,高唱國歌,激昂的《義勇軍進行曲》激蕩起教育者血脈中的紅色基因。
2022級團總支郭文娟老師帶領(lǐng)大家誦讀習近平總書記對教師的殷切寄語,“四有”好老師的標準如清泉潤澤心田,讓“為黨育人、為國育才”的使命在聲聲誦讀中愈發(fā)清晰。
光影流轉(zhuǎn)憶崢嶸 團徽閃耀映初心
在黨委副書記、副校長李建宣讀完25位離團教師名單后,《青春·講臺·成長》短片如時光卷軸徐徐展開。
從青澀試講到課堂從容,從伏案備課到桃李芬芳,25位教師的成長軌跡在光影間定格成詩。鏡頭里,有初登講臺時的青澀與忐忑,有深夜備課的專注與執(zhí)著,有與學生共成長的歡笑與淚光。一幀幀畫面,是青春的注腳,亦是教育的詩行。
團委郭金麗書記帶領(lǐng)全體教師重溫入團誓詞,鏗鏘誓言與胸前團徽交相輝映,映照出教育者永不褪色的赤子之心。
薪火相傳育桃李 青藍攜手譜新篇
最動人的時刻在摘徽章儀式中到來。李敬東校長、李建副校長與李成順教授輕撫團徽,如同傳遞著教育的火種。當紀念品上的團徽圖案在掌心閃爍,離團教師們眼含淚光卻笑容燦爛——這枚團徽見證了他們從青蔥到成熟的蛻變,而這份教育的熱忱將永遠鐫刻在濟寧一中的史冊上。
李成順教授以“三種關(guān)系”的智慧箴言為青年撥云見日:“個人生活與學校工作當平衡發(fā)展,專業(yè)成長與學校發(fā)展需同頻共振;要合理做好專業(yè)發(fā)展規(guī)劃,樂于從事班主任等管理工作,還要積極參與學校其他方面的工作;要深入了解一中,懂得一中,做好一中人。”
郭金麗書記以二十年如一日的教育堅守,為青年教師勾勒出師者本真的模樣。她飽含深情地說:“從團總支到校慶辦,從辯論隊教練到跨級部執(zhí)教,二十三載日夜兼程,是熱愛抵住了歲月漫長。”當她說起“職業(yè)幸福感源自被需要”時,會場響起持久掌聲。
青年教師代表顏茹玉、張凡美、鄭曉飛、鄭偉依次發(fā)言。他們或分享從教路上的感悟,或暢談職業(yè)規(guī)劃的憧憬,或表達對前輩的敬意。顏茹玉老師將教育比作“燭火對星光的守望”,張凡美老師以“三尺講臺丈量青春經(jīng)緯”明志,鄭曉飛老師提出“以匠心守課堂,用創(chuàng)新育新苗”,鄭偉老師則用“做學生心靈的擺渡人”作結(jié)。四重聲部交織成青春的教育交響,恰似春溪匯入江海,彰顯著青年一輩的使命擔當。
校長寄語振精神 青春接力向未來
李敬東校長的總結(jié)發(fā)言如春風化雨:“這場儀式飽含著三個感動——感動于大家對教育事業(yè)的赤誠,感動于離團不離心的堅守,更感動于青春接力中的責任傳承。”他勉勵青年教師永葆“三熱”情懷:對一中的熱愛要化作深耕教育的定力,對學生的熱忱要成為點亮心燈的火種,對國家的熱血要熔鑄成立德樹人的基石。
“我們是五月的花海,用青春擁抱時代……”當團歌的旋律再次響起,全體與會人員齊聲高唱。這歌聲里有對青春的致敬,更有對教育使命的莊嚴承諾。今夜,他們摘下的是團徽,永存的是初心;告別的是青春歲月,開啟的是教育生涯的新篇章。
青春不以山海為遠,使命只向家國未來。這場別開生面的離團儀式,既是對青春歲月的深情回眸,更是立德樹人征程的嶄新起點。當教育薪火在代際間傳遞,濟寧一中這片沃土上,必將綻放出更加絢爛的育人之花。
來源:團委
撰稿:張凡美
圖片、視頻:2023級愛拍社
審核:郭金麗、高巖
審批:李秋生
編輯:黨政辦公室